广州白云,陈老板的箱包厂有80来人,订单主要靠一个意大利客户。那天早上,他接到客户通知: “我们安排第三方审核公司来现场看工厂,做个Sedex的SMETA 4P审核。”
陈老板当时心里一松,转头和办公室经理说: “应该没事,就是来走一圈看看厂房而已,交代他买点水果,中午吃饭招待一下,包个红包。”
HR主管也很自信:“看清单,工资表,考勤这些都有啊,安监的那些文件也有。” 于是,谁也没准备,谁也没培训。
结果审核员当天一到,直接进会议室拿出资料清单核对,开问:
> “几点钟上下班,什么时候发工资?”
> “工厂有没有宿舍、食堂?”
> “有没有购买社保?”
> “有没有厂房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文件。”
> “危废如何收集?有危废转移记录合同?”
> “员工年假工资在哪一栏反映?”
> “过去三个月内,员工连续工作超过14天?”
> “星期六,星期日都上班吗?”
HR现场语塞,背心发凉。 更糟的是,抽查员工面谈时,一个工人说:
> “我上个月连上17天班,我们是计件的,主管说赶订单不能休。”
最终审核结论:资料+现场问题,**严重(major)不符合项多条,未通过。差点因为送红包被上报**
报告同步发给意大利客户,对方邮件回复:
> “We’re seriously concerned. You have 90 days to fix, or we will consider alternatives.” 、
陈老板说他当晚坐在办公室,整个人都蔫了,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求助。 最后通过香港的贸易公司介绍,联系到了我们速讯咨询。
我们派顾问第二天就进厂,HR说:“老板不重视,不是审核没准备,是根本没意识到审核有多专业。”
我们逐项梳理问题:
- 所有员工补签劳动合同、重新理清入职记录;
- 工资表重新做,年假补发并出具工资调整清单;
- 连续上班情况,做排班调整+补休安排声明;
- 危废现场重新标识,签署危废转移合同,重新备案;
- 社保历史缺口做说明,附上规划表;
- 厂房验收和消防验收,走了补办流程,附说明信。
整个整改周期3个月,过程中我们模拟了2次审核流程,每周视频会议更新一次进度,甚至安排员工“情景式面谈培训”。最终,审核员再次进厂,两天审核无重大问题,**SMETA 4P正式通过**。
客户看到最终报告后,邮件回复:
> “Thank you for taking it seriously. We stay.”
陈老板拿着报告打印件,说:
> “这次真是差点翻船,幸亏你们接住了我这条线。”
老板感言:
“以前真以为验厂就是看一圈,没想到是审这种内容tmd。以后有客户要审核,我**件事就是找你们。”